人社部:主管单位
链主:发证单位
链条企业:组织单位
1. 入链申请:
2. 提交名单:
正式员工(社保),入职2年内、35岁以下。
1. 线上学习(130学时)+实践操作(130学时),合计260学时。
2. 参加考证。
五级:5000元/人
四级:5500元/人
三级:7000元/人
二级:8500元/人
一级:暂不评价
1. 提交名单后,约15个工作日补贴30%;
2. 参加学习后,约15个工作日补贴20%。
3. 考证合格后,约15个工作日补贴剩余的50%。
备注:员工中途退出学习,已获补贴须全额退回。
01 设备点检员:4/3/2/1级;
02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:4/3/2/1级;
03 车工:4/3/2/1级;
04 铣工:4/3/2/1级;
05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:4/3/2/1级;
06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:4/3/2/1级;
07 计算机程序员:4/3/2/1级;
08 电子专业设备装调员:5/4/3/2/1级;
09 智能硬件装调员:5/4/3/2/1级;
10 中式烹调师:5/4/3/2/1级;
11 中式面点师:5/4/3/2/1级;
12 保洁员:5/4/3/2/1级;
13 育婴员:5/4/3/2/1级;
14 保育员:5/4/3/2/1级;
15 养老护理员:5/4/3/2/1级;
16 家政服务员:5/4/3/2/1级;
17 婚姻家庭咨询师:5/4/3/2/1级;
产教评是指通过对产业和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评估和分析,以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有机结合,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。产教评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,推动产教融合发展,提升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。
1.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:通过评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系统的培养情况,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,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产业需求。
2. 提高产业人才培养质量:通过评估和监测,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,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。
3.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:通过评估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系统培养的创新能力,为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。
4. 促进产教融合发展:通过评估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合作情况和效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,实现优势互补。
1. 确定评估目标和指标体系:根据产业和教育的特点,确定评估目标和指标体系,包括人才需求、教育内容和方法、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。
2. 收集和整理数据:通过调查问卷、访谈、实地考察等方式,收集产业和教育的相关数据,包括人才需求、教育资源、产业创新情况等。
3. 数据分析和评估: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,评估产业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和效果,发现问题和不足,提出改进措施。
4.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:根据评估结果,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,包括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调整、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、产业与教育的合作模式的改进等。
5. 实施和跟踪:根据评估报告,制定实施方案,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,并定期跟踪和评估效果,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。
1.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: 评估指标体系应科学合理,评估过程应客观公正,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。
2. 合作共赢的理念:产教评应以合作共赢为基础,促进产业和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,实现优势互补。
3. 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:评估所需数据应全面收集,及时更新,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
4. 政策的支持和保障:相关政策应支持和保障产教评的实施,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5. 专业的评估团队和机构:评估工作应由专业的评估团队和机构负责,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专业性。
1. 产教融合程度不高:产业和教育之间的融合程度不高,导致评估工作难以开展。解决办法是加强产教合作,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。
2. 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: 由于产业和教育的特点不同,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,难以准确评估。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情况,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估指标体系。
3. 数据收集和分析难度大: 由于数据来源和质量的限制,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难度大。解决办法是加强数据管理和共享,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。
4. 评估结果的应用不足:评估结果未能得到充分应用,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实效性。解决办法是加强评估结果的宣传和推广,提高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。
产教评实施方案是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,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产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实施,可以促进产教融合发展,实现产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扫一扫
手机端打开